今年年初,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下称陌易公司)生产的药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导致部分患者检验出丙肝抗体呈阳性。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采取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拉开查封涉案药品的大网。
初步调查表明,佰易公司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过程中,非法购进原料、不能提供有效完整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套用正常生产批号上市销售;涉嫌药品已销往北京、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月4日,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陈德伟在广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就这一事件表示:去年监管部门对佰易公司已有十次相关检查和监管,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违规行为已责令整改。广东省卫生厅去年8月还通报了佰易公司连山单采血浆站违规采浆的查处情况。这家公司在事发之前,接受了国家、省、市三级药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十余次检查,但其造假、贩假“黑洞”均未能堵住,内中隐情耐人寻味。
调查人员披露案情
据佰易公司在其网站公布的资料,这家公司前身是广东省血液制品所,始建于1966年,有40年血液制品生产历史;企业原生产地址为广东省韶关市芙蓉东路112号,1998年11月通过国家GMP认证现场检查,1999年9月获得GMP证书(编号A0074),2001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GMP复查;2006年6月,公司迁至韶关市西郊沐溪工业园沐溪大道,通过广东省药监局现场验收,2006年11月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GMP认证(证书编号H4055)。
佰易药案的主要调查人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局长方洪添日前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了相关情况。1月12日凌晨,广东省药监局接到了国家局转来的北京市药监局通报,得知在北京发现有两名患者使用佰易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后出现丙肝抗体阳性的情况。广东省当天成立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进驻佰易公司现场调查生产情况,一路在广州调查销售情况。“经过多日连续突破,查明了佰易公司多个违法事实,这是一个典型的涉嫌违规生产的案件,而不是一个事件。”方洪添说。
调查人员发现,佰易公司提交的资料相当“齐备妥当”,包括批生产记录,从原料、检验到成品的生产过程,还有销售记录等,经反复核查都没发现破绽。但是,后来在与广州调查组对照核查结果时,发现了重大线索:涉案药品市场流通量大于批生产记录产量,即实际销售量大于单据显示的生产量。这证明佰易公司存在非法套用批号问题。调查人员抓住这条线索不放,次日即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核查,重点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又发现该企业批生产记录中有伪造蛋白分离记录情形。
接连两天,调查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不仅发现企业存在套用合法批号生产行为,还发现部分批号使用了不能清楚说明来源的原料。对这一情况,企业拒不提供资料。17日,药监部门将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证据材料移交韶关市公安局,公安部门立案介入。方洪添说:“通过调查,初步查明佰易公司为了达到掩盖违法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事实,不择手段,故意造假,套用正常产品的批号生产并上市销售,妄图逃避监管,把非法产品合法化,把违法行为隐秘化。”
常规检查现出软肋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