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一食品展会上购买了一袋虾皮,食用时竟发现里面有红绒线充数;涂女士在汉口古田四路麦德龙购买的“优质”黄瓜,回家拆开保鲜膜包装后,发现黄瓜已烂掉。昨日(11日),工商部门首次发布消费“双向警示”:市民打年货要注意产品质量;经营者年前淘金勿忘“洁身自好”,否则害人害己。
市工商局消保处透露,1月至今,共受理消费者食品类投诉946件。近日,该处对我市流通领域15大类169批次的食品监测发现,总体合格率为74.6%,不合格食品最突出的问题是卫生指标不合格。
■小知识:
五招教您打年货
选购已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28类食品时,要查看外包装上的质量安全标志(QS标志)。
定型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散装食品的销售区域,都应标注品名、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保存条件等,尤其对散装食品,应通过看成色、闻味道、摸质感、问详情四个方面,甄别其质量。
节日期间,熟食卤菜销售量大,市民一次性不要购买太多,尽量选择新鲜的肉类制品自行卤制,选购食品时要避免直接入口食品与非直接入口食品发生交叉污染;食用腌熏制品、熟肉制品、豆制品、干货制品、速冻食品等食品前,一定要加热炒熟,避免发生肠道疾病。
对于食品展销会出售的食品,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否则出现问题,展销会撤展,消费者维权成本会加大。
购买商品时,应保存好购物、消费发票等有关凭证;若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应收集好证据,造成健康损害的,应及时就诊并保存病历卡、化验报告等相关证据。(记者杨幸慈通讯员张镝鸿竹绍武)
共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