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贵的黄花鱼被从肚子上注水后冷冻 记者 李小岗 摄
用医用注射针往黄花鱼肚子里注水
举报者怀疑鱼贩往鲜鱼体内打“保鲜针”本报热线举报:在海口秀英港浮路上,一些从事海鲜产品收购批发的场所,鱼贩子们偷偷用医用针管向收购来的鲜鱼注射不明液体,然后再将这些鱼批发出去。这位读者对此十分担忧,他对记者说:“请记者赶紧调查一下吧,看这些人往鲜鱼体内注射的是什么?”
举报读者姓陈,他家就住在秀英港浮路上。据陈先生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他去港浮路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办事时,发现一家海鲜收购批发点里,有一些工人在用医用针管向收购来的新鲜海鱼内注射不明液体。然后,收购点的老板(鱼贩子)再叫工人把打了针的鱼冰冻打包运出去销售。
陈先生对记者说:“我怀疑这些针水是用于海鲜产品保鲜的,因为海南天气这么热,收购的海鲜产品很容易变烂发臭。而一般的冰块保鲜效果不太好,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如果真的在鲜鱼体内注射保鲜用的针水的话,我担心这些保鲜针会对人体有害。”据陈先生介绍,在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和附近,有好几家从事海鲜收购批发的点,这些点都没有厂名或牌号。他们做事非常神秘,在加工这些海鲜产品时常常关门闭户害怕别人看到。陈先生去问他们打的是什么针水时,这些人不仅不回答,还把陈先生往外推。
记者暗访每条鱼挨三针,注入的不知是啥?
10月27日,根据陈先生的举报,记者来到秀英港浮路原海南商业冷冻厂内及附近几家从事海鲜产品收购批发的地方暗访。当天下午4点多钟,记者在这里停车场旁的一家海鲜收购加工点看到了陈先生反映的那一幕。
这是一间像车库一样的大房子,平时大门紧闭,旁边留有一扇小门供人出入。当天下午4点,这间大房子的大门打开了,紧接着,由三辆小货车拖进几十箱新鲜海鱼倒在大房子旁的加工场地里。这些新鲜海鱼用泡沫箱装着,10多名脚穿套鞋、带着橡胶手套的妇女开始对这些新鲜海鱼进行清理分类,分装进装有冰块的泡沫箱里,然后搬上一辆中型货车。
记者装着路过的居民好奇地上前观看,发现其中有3名妇女手中拿着针管,往一种身体有金黄色条纹的鱼体内注射不明液体。她们注射液体的部位分别在鱼的尾部、胸部和头部等地方,每针注射的量不是很大,但如果按每条鱼平均注射3针的话,注射的液体量就不小了。
共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