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6-12-22 9:56:06 【新闻来源】 中国CEO网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继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之后,荷兰菲仕兰近日也黯然结束中国业务,退出这一他们原本相当看好的“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常广东省奶协副会长王丁棉认为,国际乳业巨头败走中国的原因很多,但最头痛的还是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 25日,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其掌控的菲仕兰(天津)乳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权交与其合资伙伴——天津中芬乳品研究培训中心控股经营,正式结束在华的乳品生产和经营业务。这也是继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之后,又一个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国外乳业巨头。 一时间,国际乳业跨国公司为何退出中国再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省奶协副会长王丁棉认为,国际乳业巨头败走中国原因很多,但要说最头痛的还是目前中国乳业市场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从某种意义来说,其实国外乳业巨头是被中国价格战吓跑的! 退出中国实属无奈 1996年,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进军与天津中芬乳品研究培训中心合资,投资2100万美元在天津建厂,并以控股70%的形式直接经营。 出人意料的是,本月17日,菲仕兰(天津)乳制品有限公司突然向媒体宣布,从本月24日起,荷兰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决定将其掌控的菲仕兰(天津)乳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权交与其合资伙伴——天津中芬乳品研究培训中心控股经营,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将结束其在中国生产、营销液体奶和乳酸饮品的业务。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