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网上办公 维权热线 九大职能部门动态
资讯中心  食品标准与认证 焦点图片 天下食事 饮食安全 饮食保健
商务中心  食品备案 企业动态 食品检测 活动展示 市场分析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饮食头条  
专家提醒:食用油千万不能长期吃一个品种
【更新时间】2006-12-19 10:58:17 【新闻来源】 人民网 【字体大小】

  吃东西认牌子似乎越来越流行,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化民提醒说,食用油您千万不能长期吃一个品种。

  常见食用油脂肪酸比例失调

  于化民说,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在人们大都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目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子油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已经成为广大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可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依然逐年增高。这是为什么呢?最新的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可分成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只有ω-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才能改善细胞携氧能力,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而上述植物油,其脂肪酸的组成是以ω-6脂肪酸为主,这是这些食用油的重大缺陷。

  脂肪酸比例失调的危害

  于化民解释说,研究发现,食物中的脂类物质与体内重要的体液因子——花生四烯酸系统紧密相关。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血栓素、白细胞三烯等。这些体液因子可以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大脑功能减退和各种炎症反应、头痛、恶性肿瘤等。而合成这些因子的主要原料是食物中的脂类因子ω-6脂肪酸。与此相反,ω-3脂肪酸则在体内被转化成一些可以抗血小板凝聚、舒张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避免细胞损伤的DHA和EPA等物质。如果大量摄入ω-6脂肪酸,而ω-3脂肪酸摄入严重不足,就会造成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比例失调。这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脑功能减退和关节炎等各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只要将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的比例控制在6∶1以内,就能让人体得到足够的DHA和EPA等物质。需要说明的是,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而橄榄油和茶子油都富含ω-9脂肪酸,ω-3脂肪酸含量很低。但这类富含ω-9脂肪酸的油不适宜单一、长期、不间断地食用,因为它并非人体必需脂肪酸。

  科学吃油三建议

  关于如何科学吃油,于化民给出了三条建议:1.把亚麻子油当做主要食用油。因为亚麻子油富含ω-3脂肪酸。2.自制调和油。居民可以用不同的食用植物油进行合理配比,比例是:一份亚麻子油与两份大豆油或两份花生油调和食用。当然,能与橄榄油及茶子油调和效果更佳。3.避免长期单一地摄入富含ω-6脂肪酸的食用油。(记者苑海震)

  


共2页 第1页 第2页

【将此网页Email给朋友分享吧!】
·五粮液涉足保健酒行业
·国内食用油竞争加剧 金龙鱼东家被收编
·黄鹤楼酒“一块三毛五到一百三十五”
·“利群”品牌通过首批“中华老字号”认定
·伊利股份:估值严重偏低目标价位30元
·利乐被质疑垄断泉林“蚁象之争”的大道理
·今冬至饺子预计多卖20% 便宜坊推鸭肉饺子
·小儿多大补钙最合适
·八种过冬必吃食品
·炼乳不可作婴儿主食
·猕猴桃并非人人皆宜
·1个橘子2杯绿茶 抗辐射
·喝豆浆的禁忌
·专家提醒:食用油千万不能长期吃一个品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焦点图片
 热点推荐

·欧盟禁止使用22种染发原料 染发到底会不会致癌?
·北京通州“怪病猪”原因查明:不会传染人未进市场
·美国研究:食物影响胎儿性别 低糖高脂易生男孩
·南京六旬老汉被猪咬死 浑身是伤口惨不忍睹
·“宗庆后选婿”启示录
·白酒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南京:引“贵族”精品粮油一斤大米14元
·方便食品三分天下“小城故事”闪亮登场
·取消“谢绝自带酒水”规定 消费者会因此受益吗?
·超市自制凉菜销售时间受限
·北京市卫生局:龙鑫府等豆制品菌群数超标
·利乐被质疑垄断泉林“蚁象之争”的大道理
·跨国乳业:洋品牌吃不消价格战
·云林查获私酒7000公升 该工厂规模为近年来最大
·消费者购买干制水产品要当心
·肉鸽屠宰新规能否接受 食品安全挑战饮食习惯
·今麦郎签约国家体育总局
·新型水产品消毒剂有望解决孔雀石绿问题
·999味精盐量过高 腌腊肉制品合格率低
·“爱尔康”滴眼液存真菌感染 网络售卖品难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