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6-11-21 15:59:05 【新闻来源】 新京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
|
只有彻底改变经销商操纵市场的现状,政府监管部门真正担负起把关商品质量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随着全国范围内清查“涉红鸭蛋”工作的深入,战果不断扩大,浙江福建等地近日相继检出含有苏丹红Ⅳ号的红心鸭蛋和鸡蛋。同时,农业部派出的调查组已初步查明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中养殖环节苏丹红使用情况:原来,河北省个别地区禽蛋经销商非法兜售苏丹 红给养殖户,一些养殖户添加苏丹红饲喂蛋鸭,鲜蛋则由经销商收购。(11月19日《成都商报》) 虽然其他地方尚未查清苏丹红的来源情况,但河北的情况似乎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表明苏丹红之所以能够进入养殖领域,含有苏丹红的鸭蛋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其中最关键的经销环节出了严重问题,是经销商操纵红心鸭蛋产销市场的结果。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完全由经销商操纵的市场是不安全的市场,令人忧虑。 在传统农业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的普遍欠缺以及相关部门市场引导的乏力,农业生产的源头环节难以真正适应市场,更难以承担起引导市场的重任,这就要求与市场联系密切、高度熟悉市场的经销商向农业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以引导生产和调整结构,这就给经销商操控生产环节以方便条件。而事实上,经销商的引导很可能受到利益的严重影响而使市场信息严重扭曲或变形,误导不明真相的农民生产者走上歧途。因为对于经销商来说,既可以不对生产环节的长期信誉负责,也可以不对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负责,它只对自己的利润负责。河北“涉红鸭蛋”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共2页 第1页 第2页
|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