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网上办公 维权热线 九大职能部门动态
资讯中心  食品标准与认证 焦点图片 天下食事 饮食安全 饮食保健
商务中心  食品备案 企业动态 食品检测 活动展示 市场分析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印度可乐事件剑拔弩张  
可乐门:民族国家与跨国公司的遭遇战
【更新时间】2006-8-21 9:17:00 【新闻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小】

  “由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公司正面临着大量的指控,这些指控声称它们所生产的饮料含有大量的有毒元素,印度最高法院要求它们对外公布其在印度销售的所有软饮料的配方。”8月6号,美联社发表了一篇题为《最高法院要求公布配方》的重磅文章。

  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就犹如石破天惊,立刻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全球最大的软饮料公司推上了印度舆论的风口浪尖。两家巨型跨国公司与愤怒的印度民众围绕“有毒可乐”事件所展开的一系列政经博弈也因此迅速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

  “可乐”公司的印度危机

  据美联社报道,位于新德里的一家独立调查机构在对两种可乐的样本进行数天的化验之后发现,该饮料中所含有的3到5种杀虫剂,是正常许可标准的24倍。这一化验结果迅速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两家可乐公司在印度正遭遇一场严峻的公关危机。

  “在上周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均否认了这项指控,并声称它们在印度生产和销售的软饮料均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并且符合所在国的具体要求。”美联社报道说。英国《金融时报》的倾向性则异常明显,“当印度通用电气的首席执行官ScottBayman在每天上午十点准时打开可乐罐时,就相当于给美国跨国公司投了一张信任票。”该报并且引用这位商务人士的话说:“我依然喝可乐,坦率地说,我不相信像可乐这样的大公司会危害它的顾客。”但来自印度方面的媒体显然不这么认为。《印度斯坦时报》3日在头版惊呼,软饮料一点儿都不“软”,其中所含的农药残留不但降低人体免疫力、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甚至影响男性生育能力,还会致癌。

  《纽约时报》在8月8号的一篇报道中说:“在一次抗议集会中,一群印度人将一听听可乐灌进驴子的喉咙,与此同时,部分地方政党也呼吁人民砸烂可乐瓶子,一些出售可乐的商铺遭到了袭击。”

  法院的判断更加坚定了印度民众的要求:两家公司必须立即公布它们的配方,因为公众有权知道这些饮料是否会危害他们的健康。而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极大的坏消息。具有传奇色彩的秘方是它的命根子,该公司成立120年来一直严守着这个秘密。公开这个秘方对可口可乐公司而言,所带来的商业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是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所在国的形象问题。由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大量抽取地下水,与当地居民的用水产生了严重矛盾。公司在生产饮料的同时,一些含钙的有害物质被随意排放,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这些都使公司的形象受到一定影响。现在再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自然会引起一些消费者比较强烈的反应。

  就在这项研究报告发布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立即对它们在印度已经持续了很久的公关运动加大了力度,试图劝说印度人民相信,它们的产品是安全的。”《纽约时报》在这篇题为《可乐公司试图打消印度人的疑虑,产品是安全的》的报道中说。显然,两大可乐公司并不想丢失印度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而就在可乐公司在印度遭遇严重危机的时候,8月7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所进行的世界大品牌价值调查中,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价值高达670亿美元,再度高踞榜首。


共2页 第1页 第2页

【将此网页Email给朋友分享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汇源果汁获得中国品牌节饮料行业“华谱奖…
·五粮液赢了 酒盒没侵权
·区总工会帮外企员工找娘家 麦当劳连锁店…
·光明提价兵行险招 伊利暂不跟风
·145.26 亿元! 中华老字号茅台最值钱
·五谷道场凭非油炸推迟涨价
·麦当劳香港高层或被拘 麦当劳坚称其在度…
·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吃海带务必警惕两要点
·泡方便面的汤可以喝吗
·面条过于筋道要当心
·五种食物不宜与牛奶同吃
·吃什么食物最“养肾”
·大啖水煮鱼的五大隐患
 焦点图片
 热点推荐

·月饼团购进入高潮 “天价”隐退保健功能抬头
·为筹集吸毒款 火锅店老板忙时做生意闲时去抢劫
·睫毛膏含菌8小时令人失明? 专家提醒不必惊慌
·北京:别让餐饮企业“时价”成了价格欺诈
·医学研究称:女性性冷淡“滥用”药物是元凶
·《瞭望》新闻周刊:“一次性筷子”挑战中国国情
·5万公斤鱼暴毙 广西15养鱼户状告排污企业败诉
·买盒高露洁中18万大奖? 男子兴奋之余戳穿骗局
·滥用商品名 部分保健食品该“保健”了
·女儿信谏爸爸莫造假酱油“做人不能只想自己”
·重庆:月饼搭售躲到网上卖 1688元礼盒内装千元洋…
·开放过程有黑幕 扁“过境”美有代价允瘦肉精猪输…
·广州大型月饼企业表示暂不接受个性月饼订单
·广东污水处理费年底将上调 涨至0.8元/吨以上
·猪肉涨价的“罪魁祸首”是国际原油价格上升?
·云南一居委会承诺捕一活鼠奖5元 居民无人领奖
·“2007月饼馅料质量安全承诺”活动持续升温
·性早熟多是吃出来的 专家提醒应多加观察
·“一次性筷子”存在严重卫生隐患
·美科学家:吃冰激凌升体温,吃辣椒降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