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网上办公 维权热线 九大职能部门动态
资讯中心  食品标准与认证 焦点图片 天下食事 饮食安全 饮食保健
商务中心  食品备案 企业动态 食品检测 活动展示 市场分析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印度可乐事件剑拔弩张  
可乐巨头印度遇残留危机 企业双重标准全球争议
【更新时间】2006-8-15 8:49:06 【新闻来源】 中国食品商务网  【字体大小】

  印度科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如何引发了一场关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公共健康领域巨大丑闻”萨其(Shachi Chaturvedi)上个周末没有休息。作为印度科学与环境研究中心(CSE)的发言人及谈判代表之一,他坚信自己正干着“捍卫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头等要事。

  该中心于8月2日发布了一项引起国际广泛关注的可乐含毒测试报告《软饮料仍然不安全》。报告说,印度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中杀虫剂残余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继三年前CSE首次发布类似报告之后,两大可乐巨头再次被推到了舆论中心。

  面对报告引发的质疑声,新德里时间8月11日,可口可乐印度分公司首次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在印度生产的软饮料符合欧盟关于瓶装水杀虫剂残余物含量的安全标准。

  可口可乐还称,由于印度尚未公布软饮料标准,可口可乐软饮料均依据欧盟标准制造,且公司正在和印度政府机构合作,以求“创建并最终确定”在印销售软饮料的杀虫剂残余物标准。

  对此,CSE当天即发表声明谴责可口可乐“不负责任”。萨其也在13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可口可乐的说法严重违背事实,其“开脱”行为是在钻印度的法律空子。他认为,可口可乐不仅没有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标准,相反还一直在阻止标准的确定。

  萨其说,印度政府实际上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并且于7月8日进行了最后更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公布。“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将使政府标准尽快确立并公开、实施。”一份报告揭示的危机从2003年8月到这次,CSE发布的两次检测结果都显示,印度本土产的饮料同样有高浓度的杀虫剂残余物。只是因为两大可乐公司占据了印度瓶装软饮料消费总量的90%以上,舆论矛头更加对准了这两大巨头。

  根据CSE向记者提供的报告,可口可乐在Kolkata邦工厂所取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物标准,相比印度国家标准局(BIS)的安全标准超出高达52倍;在Nainital邦和Gorakhpur邦所取样品,含有42倍于BIS安全标准的杀虫剂,Thane邦和Nagpur邦的则高出34倍。

  C S E主席桑塔(S u n ita N arain)告诉记者,“即使是联合议会委员会(JPC)所提供的指示也被极度漠视了:安全标准已经确定但是并没有被公开,因为企业的强烈反对。我们的健康不能作为任何人的商业赌注,这就是我们这次报告的宗旨。”BIS公共关系处官员莫里克斯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指出,2003年公布关于灭虫剂残余物的发现时,印度还没有相关规则出台。研究报告公布后,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联合议会委员会,根据此项报告发布了一项研究,建议应该针对软饮料中的杀虫剂含量制定严格的标准。此后,BIS的饮料和碳酸饮料部等14个部门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标准,用于成品测试。该官员证实,标准确实已经制定,但尚未公布。

  除了农药问题,还有由工厂生产所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及污染问题。印度资源中心专家阿米特(AmitSrivastava)告诉记者,印度从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区,生活在可口可乐灌装工厂旁边的社区都正在经历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正是由于其过多抽用水资源,并且不断污染剩余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CPCB)的一项测验发现,在全国可口可乐工厂的废弃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墨和镉。就在这项研究之前,可口可乐任其废弃物流入工厂附近的农田中。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将此网页Email给朋友分享吧!】
·麦当劳首次向媒体承认亦涉入滤油粉事件
·伊利将主动开拓二三线市场
·统一向今麦郎伸出股权合作“橄榄枝”
·茅台新秀:“大块头”欲做大文章
·夏进乳业扭亏成功实现净利54万元
·百事悄然“入驻”麦当劳可口可乐作回应
·中国肯德基三月十三日公开声明 郑重呼吁…
·警惕食品对孩子早熟的刺激
·日常饮食有效减轻近视
·提醒:味精使用九不宜
·饮食疗法:红色食品防感冒
·3种水果,宝宝别贪吃
·小儿饮食11条注意事项
·婴幼儿每天必选的食物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焦点图片
 热点推荐

·代言产品遭曝光 郭德纲:有人在捣鬼 我问心无愧
·韩国:餐桌犹如课桌 从儿童会说话起灌输饮食知识
·278种中成药已执行新价格 许多药品低了八成多
·甘肃烟草部门烧毁5万条假烟 事后承认污染环境
·请来业余演员冒充专家 玛卡胶囊被曝忽悠消费者
·专家称香蕉癌症不会灭绝国产香蕉 已在控制中
·卫生部承诺:整治虚假医疗广告 凡投诉必有回音
·“藏秘排油茶”被指虚构研制单位 工商早已立案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5月实施 精神药等禁做广告
·俄专家称啤酒含雌激素 过量饮用的男子有可能变性
·雨天戴隐形眼镜惹祸 台一研究生眼角膜被虫吃掉
·工商总局曝光:部分史密斯、万家乐热水器不合格
·日研究人员证实:缺乏维生素C会加速老化过程
·老龙口“年份酒”全是勾兑?且听酒家说造酒
·三无榨汁器榨出铝粉果汁 非行家肯定要吃亏
·北京“顺峰”私家菜酒楼卖假五粮液被处罚4万元
·上海消保委提醒:美容美发免费试用藏健康隐患
·天津市首例“欣弗”事件的受害者获赔3.2万元
·老太争买降价蛋摔断肋骨 超市未尽安保义务担责
·专家警告:食源性疾病已成中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