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如何引发了一场关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公共健康领域巨大丑闻”萨其(Shachi Chaturvedi)上个周末没有休息。作为印度科学与环境研究中心(CSE)的发言人及谈判代表之一,他坚信自己正干着“捍卫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头等要事。
该中心于8月2日发布了一项引起国际广泛关注的可乐含毒测试报告《软饮料仍然不安全》。报告说,印度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中杀虫剂残余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继三年前CSE首次发布类似报告之后,两大可乐巨头再次被推到了舆论中心。
面对报告引发的质疑声,新德里时间8月11日,可口可乐印度分公司首次发表声明说,该公司在印度生产的软饮料符合欧盟关于瓶装水杀虫剂残余物含量的安全标准。
可口可乐还称,由于印度尚未公布软饮料标准,可口可乐软饮料均依据欧盟标准制造,且公司正在和印度政府机构合作,以求“创建并最终确定”在印销售软饮料的杀虫剂残余物标准。
对此,CSE当天即发表声明谴责可口可乐“不负责任”。萨其也在13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可口可乐的说法严重违背事实,其“开脱”行为是在钻印度的法律空子。他认为,可口可乐不仅没有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标准,相反还一直在阻止标准的确定。
萨其说,印度政府实际上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并且于7月8日进行了最后更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公布。“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将使政府标准尽快确立并公开、实施。”一份报告揭示的危机从2003年8月到这次,CSE发布的两次检测结果都显示,印度本土产的饮料同样有高浓度的杀虫剂残余物。只是因为两大可乐公司占据了印度瓶装软饮料消费总量的90%以上,舆论矛头更加对准了这两大巨头。
根据CSE向记者提供的报告,可口可乐在Kolkata邦工厂所取样品中的杀虫剂残留物标准,相比印度国家标准局(BIS)的安全标准超出高达52倍;在Nainital邦和Gorakhpur邦所取样品,含有42倍于BIS安全标准的杀虫剂,Thane邦和Nagpur邦的则高出34倍。
C S E主席桑塔(S u n ita N arain)告诉记者,“即使是联合议会委员会(JPC)所提供的指示也被极度漠视了:安全标准已经确定但是并没有被公开,因为企业的强烈反对。我们的健康不能作为任何人的商业赌注,这就是我们这次报告的宗旨。”BIS公共关系处官员莫里克斯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指出,2003年公布关于灭虫剂残余物的发现时,印度还没有相关规则出台。研究报告公布后,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联合议会委员会,根据此项报告发布了一项研究,建议应该针对软饮料中的杀虫剂含量制定严格的标准。此后,BIS的饮料和碳酸饮料部等14个部门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标准,用于成品测试。该官员证实,标准确实已经制定,但尚未公布。
除了农药问题,还有由工厂生产所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及污染问题。印度资源中心专家阿米特(AmitSrivastava)告诉记者,印度从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区,生活在可口可乐灌装工厂旁边的社区都正在经历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正是由于其过多抽用水资源,并且不断污染剩余水资源,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短缺。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CPCB)的一项测验发现,在全国可口可乐工厂的废弃物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墨和镉。就在这项研究之前,可口可乐任其废弃物流入工厂附近的农田中。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