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因自带一瓶酒水到“湘水之珠”,王先生被该酒楼强收了100元“开瓶费”。此后,愤懑的王先生将湘水之珠大酒楼告上法院。最终,海淀法院认定酒楼“开瓶费”属于不当得利,判决该酒楼返还王先生的100元。至此,北京首起饭店“开瓶费”官司,以消费者得到法院的司法支持而告终。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北京首例“开瓶费”官司尘埃落定之后,有关“开瓶费”的争论却一时甚嚣尘上。在更多消费者的心中,餐饮企业的所谓“行规”早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理应废除。
于是,围绕着一个“开瓶费”形成了两个对立阵营。以餐饮协会为代表的一方“力挺”餐饮企业谢绝消费者自带酒水;而以中国消费者协会为代表的一方,则支持消费者自带酒水到饭店消费。其表态消费者可以当场拒付,并向消协等部门投诉。
这场诉讼后,北京的餐饮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我国第N个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记者再次以消费者身份多方体验了当前餐饮圈里争论声最大的“开瓶费”。
上周末,记者自带一瓶市场价格为300元左右的红酒走访了十余家各种档次的酒楼,让人奇怪的是,虽然很多酒楼的门口都悬挂着“谢绝自带酒水”的牌子,但实际情况却各不相同。
体验一:酒楼难寻平价酒水
记者在一些酒楼中就餐时发现,消费者想要自带酒水的症结,就在于酒楼中所提供的酒水选择很少,且酒水档次很高,而一些平民化的大众酒水,在酒楼中都见不到踪影。记者在京城某涮肉老字号发现,以白酒“二锅头”为例,该酒楼中价格在100元以下的“二锅头”平民系列都没有,只提供百元以上的大瓶装“二锅头”。而一些适合老人、儿童饮用的价格略低的饮料在一些酒楼也从不提供,只提供一些大包装的果汁饮料,以一瓶“茹梦”果汁为例,酒楼售价比市场价高出100%。
体验二:自带酒水九成收费
记者选取的10家酒楼,大多数酒楼都表示会继续收取开瓶服务费,且“开瓶费”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加价标准大致为,消费者自带酒水在该酒楼售价的30%。在记者的此次调查中,10家酒楼中惟一不收开瓶服务费的,是一家面向大众消费的普通餐馆。尽管这家大众酒楼一直都允许顾客自带酒水,并且不收开瓶服务费,但是记者在这家餐厅却看到了“谢绝自带酒水”的牌子同样挂在墙上。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