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给雀巢带来规模,但同时带来的还有低效的重压。
雀巢CEO包必达与山有缘。他从小就喜欢爬山,而雀巢总部大楼后面就是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
他也喜欢谈山。8月11日,在新加坡莱佛士会议中心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包必达说:“在登山中,有一点对企业也同样重要,那就是只有安全返回山脚,登山才算成功。大多数事故都是在从山顶往下走时才发生的。”
率领雀巢这支队伍攀登7年之后,包必达就遭遇了一次“事故”:今年2月底,该公司公布2003年业绩,利润大幅下滑18%,尽管这里面有汇率和“非典”等诸多因素,但还是让他对“善始者未必善终”有更深的体会。
停止并购意味着什么?
在包必达任内,雀巢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2003年其营业收入达到900亿瑞士法郎,税前利润110亿瑞士法郎。他认为,尽管雀巢的规模已很大,但还要努力实现快速增长。
包必达走的是一条并购的增长道路。1997年,他收购了圣培露(San Pellegrino)矿泉水公司。2001年1月,雀巢以103亿美元收购北美第二大宠物食品公司罗尔斯顿·普里纳公司(Ralston Purina)。迄今这仍是他最大的一笔收购。同年8月,他又以28亿美元控股美国第三大冰淇淋公司——德雷尔公司(Dreyer)。雀巢还以26亿美元收购冷冻食品公司Chef America。此外,从1999年到2003年,雀巢还收购了至少32家水务公司。
包必达从不排斥并购。他认为,尽管公司的健康反映在自有增长能力上,但并购也是正常的商业形式。很大程度上,并购的确也达到了包必达的目的。收购普里纳公司后,雀巢成为全球最大的宠物食品公司,控股德雷尔公司使雀巢在美国冰淇淋市场的份额增加到了60%。收购欧洲水务公司则使它占领了欧洲自来水输送市场。目前,它在该市场的年增长达到25%至30%。
雀巢的大举并购并非发轫于包必达。1981年,包必达的前任赫尔慕特·毛赫尔(Helmut Maucher)上台。当时雀巢由于盲目多元化而一度陷入困境。毛赫尔出售或关闭了亏损的业务,并将雀巢的核心业务缩小到矿泉水、冰淇淋和宠物食品(后来又增加了糖果业务)。在打扫完屋子后,毛赫尔开始并购。他先后收购了生产奇巧牌食品的朗特里(Rowntree)公司,法国的毕雷矿泉水公司以及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最大的冰淇淋公司。
雀巢从不公开承诺公司要达到的财务目标。包必达说,他可以向投资者解释他下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要这样走,但他不会告诉投资者他的财务目标,这是雀巢的传统。这与包必达注重长线投资的理念有一定关系。他认为,只要是符合公司长期战略的,都可以进行收购,即使在短期内会遭到亏损。然而,包必达暂时还无法向人们证明他那条“越大越好”的增长公式。多年来,雀巢的利润率一直不如联合利华、达能和亨氏等对手。部分分析师预计,其未来的扩张可能会导致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