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最近传闻不断。
5月8日,负责百事公司长沙项目一朱姓经理自杀身亡,在百事公司内部引起震动。
据饮料行业一位资深人士透露,朱曾任职上海百事公司工程部,一年前被百事公司挖角,派驻长沙。五一期间,朱还携带家属出国旅游,心情愉快。但其于节后上班第一天选择自杀,令人不得其解:“也许是压力大,也许是其他原因。”
近期,包括商务部在内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举报,称百事可乐杭州碳酸饮料生产项目存在违规审批嫌疑。举报者认为,外国牌号饮料盲目布点对国内饮料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
此外,与百事有牵连的还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前法律部部长、贸促会下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前秘书长王生长被捕一案,据称王有“私分国有财产并涉嫌受贿”重大问题。
杭州建厂事件
据调查,杭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碳酸饮料生产项目位于杭州经济开发区,预计2007年竣工,建成后将年产20万吨百事可乐系列饮料。
根据杭州工商局登记材料显示,外方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70%股份,中方绍兴裕隆工贸集团公司占30%股份,总投资2600万美元,注册资金1060万美元。该项目2005年11月经浙江省外经贸厅批准,之前由浙江省发改委立项审批。
该项目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业界震动。因为外国牌号碳酸饮料生产项目属于中国政府明令限制的外资投资产业。国家1995年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时,将外国牌号无酒精饮料列为限制乙类。
1994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轻工业部分别与“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公司签订了《长期共同发展计划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百事可乐可在南京、重庆、济南、长春、哈尔滨、长沙、石家庄、兰州、鞍山、贵阳10个城市新增10个百事可乐灌装厂,其中并无杭州。此后,对外国牌号的碳酸饮料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政府文件《调整外国牌号碳酸饮料管理工作公告》,成为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海关总署在2002年6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颁布的第40号公告。
共5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