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北京奥运会期间,预计将有超过1万名运动员来到北京,热情好客的中国人要用什么样的美味佳肴招待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呢?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餐饮处列出了一份特殊的“菜单”,在这份菜单上,西餐占70%,中餐占30%。
别看只占三成,但专家们在中餐食品安全上费的心思却和西餐一样多,“通过奥运会,韩国的拌饭、泡菜和日本的寿司都走向了世界。我相信奥运会对中餐一定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蔡同一说,“中餐馆在世界上数量最多,菜肴超级丰富,但缺少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餐馆各自为战,这是中餐形不成规模化、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为了让中餐通过北京奥运会进一步走向世界,如何翻译好菜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很多菜名翻译的方法就是解释做法———比如咕咾肉,英文直译就是“猪肉加甜酸酱”,后面再写上拼音,然后配图;宫爆鸡丁则被直译为“鸡肉在酸辣酱中”。这是为了让外国朋友看得见、吃得到,还能带得走!
共1页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