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蒙牛计划推广专卖店的消息年初就曾在行业内有所传闻,但一直未见有大的动作。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国际特许经营巡展上,北京蒙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它的乳品专卖店项目,大力招揽区域及个人加盟商。他们的宣传单上赫然写明:“未来5年,全国开设1.5万家连锁店,创造蒙牛的另一个奇迹。”看其架式,大有一番招兵买马之意。那么对于利润日益微薄的乳品行业来说,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蒙牛如何保证让专卖店加盟商获利,这都是一个未知数。善于炒作概念的蒙牛是不是又在放烟雾弹,掩盖其雾后的真正目的呢?
加盟形式
笔者从蒙牛集团了解到“北京蒙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蒙牛的一个发展事业部,专门负责连锁加盟的具体工作,又称“第四事业部”。他们把此次招商活动称为“特许加盟”。据悉,招商形式分两种,一种是负责一个片区的加盟商,另一种是直接做专卖的个人专卖店,前者对后者有管辖权和配货权。两者都与以往的区域经销商并存。前期,加盟商由当地经销商供货,做到一定量以后,厂家直供。片区加盟商首先要向蒙牛公司交25万元加盟费、25万元保证金,5万元权利金,如果其下要设5~6个专卖店的话,每个专卖店还需要交5万元设店费用,加上流动资金大约50万元,人员工资及装修费用大约10万,首批进货10万元等,总体算下来,一个片区加盟商大约需要准备150万元才能启动;个人专卖店要一次性交付5万元,其中包括加盟金1万元、保证金4000元、设备投资1.75万元、装修费用1.85万元,所交费用由其上加盟商和厂家5∶5平分。厂家给专卖店提供冷冻柜两台、冷藏柜两台、展示柜一个、收银机一台、电视一台、VCD一台及音响一套。
笔者还了解到,连锁店的招牌挂的是“蒙牛乳品专卖店”,可见其主营产品是乳品。据招商人员介绍,专卖店也可以经营别的品牌乳品,但必须通过蒙牛公司同意,此专卖店还可以经营蒙牛的其他产品,如冰品、冷冻食品等,但这些产品不得超过产品总量的20%。目前公司只有乳品和冰品,冷冻食品大约年底可以上市。专卖店的位置主要设计在居民社区等离集中消费区域更近的地方。从形式上来看,加盟商其实相当于蒙牛的二批商,加盟店相当于三批商或零售商。至于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极可能带来的市场混乱,蒙牛公司没有给予正面解释。
加盟商能否盈利?
市场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笔者同时调查了几家了解蒙牛招商情况的经销商,请他们计算一下加盟商的利润究竟有多大?山东淄博的许经理分析,按乳品专卖店设计,根据零售商现有的利润来算,一箱牛奶差价只赚一元钱,有促销活动时可以再赚一元,月终或年终的销量返利平均有10%左右,一个月卖2000箱来算的话(建专卖店的地方,至少每天要销50箱以上,才能够设点),扣除至少2000元的房租、1000元的水电费及人力成本,加盟者一个月的盈利应该不到2000元,没有蒙牛预估的毛利大,这样的话加盟意义并不大。如果算上冰品、冷食等产品的利润,应该可以维持专卖店的正常运转。盈利大小要看地点选择和季节变化。总之投资5万元建专卖店的加盟商风险小一些,投资100多万的加盟商风险可能就比较大了。一位准备做加盟的商家给笔者分析,前期的投入还算小事,即使赔了也就赔个加盟金1万元左右,别的投入基本上不会浪费。最担心的是经销商和片区加盟商共存,加盟店可以向加盟商要货,但也避免不了通过关系找经销商或促销大的卖场倒货,这样市场价格容易在倒货中乱套,保证不了加盟商的利益,最后谁也无法赢利。
如此包装,
蒙牛有什么其他目的?
据北京蒙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萧桂森介绍,蒙牛搞连锁加盟的目的有四个主要方面:1.服务终端消费者。通过入户配送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2.扩大品牌影响力。1.5万个专卖店本身就是1.5万个品牌形象的展示点,可以大大增加消费者日常接触率;同时作为第一家大规模建立专卖店的品牌,可以在公众中产生较强的关注;3.垂直整合渠道。通过建立垂直管理的连锁专卖系统,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对市场和渠道的掌控能力,将深度分销体系直接做到消费者层面;同时可以补充渠道的市场空白,增加市场覆盖率;4.宣扬企业文化。蒙牛选择加盟商,首要条件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通过他们,向消费者进行渗透和宣传。这些目的仅仅是蒙牛向媒体回答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对于行业里众多的“蒙迷”来说,他们认为真正的目的恐怕没这么简单。
共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