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手工到机器,从机器到机器人,挤奶方式的革命,生动地勾勒出了中国奶业的“螺旋式上升图”。2004年12月2日,中国第一个挤奶机器人走进蒙牛,中国挤奶史上第一次记载“机器人”的名字。
这台机器人目前被安置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牧场——蒙牛澳亚示范牧场。
这一牧场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效益的示范牧场。本项目由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与蒙牛三方共同调研、考察、引进,由蒙牛方鼎公司、澳大利亚澳亚公司和印度尼西亚三林集团三方投资、设计、兴建,目前正逐步投入运营。
这个牧场最大的特点是,它像一个“牧场联合国”,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于一体,让人们在三四十分钟之内,就可以见识原本需要花费三四周时间、走遍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牧场才能看到的“种草—养牛—挤奶”多重景观。
在这里有三个示范区:一是挤奶示范区,展示“机器人式”、“并列式”、“转盘式”、“鱼骨式”等现代化挤奶平台,这些设备全部来自全球最大的挤奶设备供应商DeLaval。其中,“转盘式”平台一次可挤60头奶牛,为中国之最,也是全球最大的转盘式挤奶机之一。二是养牛示范区,用约1000亩土地,展示良种牛、牛舍、产房、粪便处理系统等。三是种草示范区,用7000多亩土地,分别展示欧、美、澳、亚洲12个国家蛋白质含量极高的牧草。此外,还有一个外国工作人员生活场所。像这样,把多种养牛、挤奶模式集中于一处,又把几大洲不同牧草种植于一地,在全世界大概还是头一个。真可谓足不出户,遍览天下!
蒙牛澳亚示范牧场的建设,为中国奶牛养殖业第一次全方位植入“动物福利”思想。动物福利问题,目前已被一些发达国家提上议事日程。挤奶机器人,就是在欧洲动物委员会的“动物福利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奶牛福利,蒙牛为奶牛建有“三厅”——餐厅、卧厅、挤奶厅。牛的生活环境极其舒适。挤奶厅里,机器人为奶牛提供全天候服务,牛24小时愿意什么时候挤奶就什么时候挤奶,愿挤几次就挤几次,机器人每次都会耐心地按“清洗乳房—按摩乳房—挤奶”的程序办事,而且在挤奶的时候,有音乐伴奏,让牛在快乐的心境下泌奶。这就像哺婴期的妇女一样,心情好,奶就多,奶质也好;心情不好,奶就少,奶质也下降。牛与人的道理完全相同。最有意思的是,卧厅里还安装了两台全自动万向挠痒净身机,专门为牛提供挠痒、净身服务,与摩擦轮相联结的是一个万向轮,牛无论从什么方向靠过去,摩擦轮都能以最佳角度一边给牛挠痒,一边为牛净身。
从经营主体上看,蒙牛澳亚示范牧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部由洋人来经营。洋人牵着洋牛,建起洋牧场,用洋管理、洋技术、洋设备,为中国的蒙牛养牛、供奶。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以往与国外合作,主要是从“牛”字上做文章,但众所周知,养牛的牧户是不会把产奶量最高的牛卖给别人的,这一点中外皆然,所以,我国买进来不少低产牛;蒙牛这次所建的国际示范牧场,第一次从“奶”字上做文章,交易的是奶,而不是牛,洋人为卖奶赚钱而到中国来养牛,因此牵来的应该说是世界上的高产奶牛,每头牛年均产奶量在8-10吨之间。这样又产生了一个直接效益,牧场里良种牛所生的子牛,每年将以数千头的规模进入周边中国百姓的家庭牧场。
用最好的奶牛种群、最优秀的管理饲养技术、最先进的挤奶设施,生产出品质最好的牛奶(乳脂率、蛋白率、细菌率)、绿色食品属性最突出的牛奶、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牛奶,这就是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创纪录的“六最特征”,这是中国奶源建设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说,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少人能有条件出国?即使有条件出国,也没有条件到世界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牧场去专程参观。而蒙牛却让中国的奶农(尤其是养牛大户)以及村长、乡长、县长(旗长)、市长甚至省长这些引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足不出国,在一个小时之内,在一个小环境之中,就能遍览全世界的种草技术、养牛技术、挤奶技术,百闻不如一见,这比他听一万个故事更具有示范性和冲击力,这样,就可以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快速完成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积淀的接轨!
找最好的人,种最好的草,养最好的牛,挤最好的奶,让示范牧场成为中国奶牛业与世界奶牛业的“融合点”、“对接口”,这就是蒙牛的出发点。这对推动西部地区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都会带来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蒙牛在硬件建设上已经创造了三大“亮点”:一是“全球样板工厂”,二是“国际示范牧场”,三是“外国专家住所”。(志鹏)
共2页
第1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