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向合资公司董事会递交通知函,如果中方管理层在30天内不采取积极行动促进事件解决,30天后将启动法律程序,以保护合资公司资产。”昨天下午,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介绍了达能公司在娃哈哈“控诉”达能强购非合资公司一事方面的最新决定。这是达能在一周内第二次以新闻发布会形式面对全国媒体。
一个饶有深意的细节是,当记者问及达能是否会最终妥协,即不会按合同起诉娃哈哈,也不会任由宗庆后团队“另起炉灶”时,范易谋悄悄叹了口气。他解释说,30天沟通期限不代表第31天自动启动法律程序,达能更希望以宗庆后为核心的中方合作者在此期间与达能友好协商,寻求解决争议的双赢方案。
达能的此轮回应紧跟在娃哈哈集团工会和娃哈哈产品经销商发表声明之后。至此,达能强购娃哈哈纠纷进入第三轮论战。
达能:宗庆后未说出真相
范易谋所说的通知函是4月9日由达能以外方合资者身份向达能与娃哈哈成立的合资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发出的。达能在通知函中要求宗庆后依据此前的合资条款,代表合资销售公司起诉非合资销售公司。
10年前,在娃哈哈与达能初签合资协议时,娃哈哈被要求不得在没有外资同意的情况下成立非合资企业,使用娃哈哈品牌,以避免对合资公司产品造成竞争。此后,娃哈哈在西北地区“违约”成立了若干非合资企业,而这些非合资企业的年收益已经接近合资企业水平。
一个此前从未透露的细节是,早在去年12月,达能就通过6个月的漫长谈判,与宗庆后等中方代表签定了收购协议,由合资企业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但是,12月之后,宗庆后反而成立非合资公司下属的销售公司,而此前,非合资公司与合资公司的娃哈哈产品都是由全资公司下属销售公司经销。到了今年3月,宗庆后突然通过媒体强势披露达能所谓“强购”野心。
“当时,中外方一致认为,由合资公司收购非合资公司股权,将其变身为合资企业,是在不违背10年前合同条款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至于宗总为什么在签订合同之后突然反悔,又以这样的形式公开了大量商业机密,我们不得而知。”达能人士称。
达能的逻辑是,10年的限制条款合理合法,今天达能提出对非合资企业进行收购并无不妥。而业内则广泛质疑达能提出收购的时间,即为什么在非合资企业成立多年,且成长壮大到足以与合资公司收益情况相当时,达能才提出收购。对此,达能称此前对非合资公司背景并不了解。尽管非合资公司与合资公司的娃哈哈产品都是由全资公司下属销售公司经销,但达能一直被告知这些非合资公司仅是独立的代理加工厂。
共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