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了,家有考生,如何科学地安排好孩子临考期间的一日三餐始终是家长的一大难题。我们经常看到:一方面,繁重的学习与考试任务、过度紧张的心理压力使考生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造成食欲不振;另一方面,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又惟恐孩子吃不好饭影响了身体和学习,营养品成箱,保健品不断,孩子一日三餐精益求精,夜里还得加一顿夜宵,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已成为引起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孩子怎样吃才能保证最佳身体状况?给孩子准备的一日三餐是不是科学?在饮食安排上应注意哪些问题?日前本报记者专程请教了几位营养专家。
三大类食物在膳食安排中一个不能少
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介绍,高考前给考生安排膳食要本着营养、全面、适量与均衡的原则,要补充考生脑消耗所需要的各种特殊的营养物质。比如说优质蛋白质的提供,也就是说蛋白质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一些食物。还有就是一些健脑方面的食物,以及能够增加考生耐力方面的和抗疲劳方面的营养物质的提供。要充分保证四大类食物的供应:第一大类就是保证粮食类的提供,粮食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氧化以后可以产生能量,供给我们大脑用。因为复习和考试阶段,学生大脑需要的能量,来源于脑血管里的血糖,或者说血液里的葡萄糖,这个血糖就是由碳水化合物这种营养物质转化而来的,而粮食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所以高考生每天应该保证375克到500克左右的粮食。家长给孩子安排饭食的时候应该注意要多样化,不应该只吃大米和白面,还应该注意吃一些粗杂粮,因为粗杂粮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二大类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蔬菜,对于考生来说,蔬菜在膳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生每天应该大约吃到400—500克的蔬菜,尤其是应该注意新鲜的、时令的绿叶蔬菜的摄取。因为蔬菜当中含有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够保证学生思维更加敏锐,头脑更加清晰,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学习效率也比较好。
第三大类食物,应该补充牛奶、豆类食品、肉类食品。肉蛋奶这类食物,可以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和耐力来应付体力和脑力的巨大消耗。
对平时的膳食,或者在考前的膳食安排中,还要注意一些烹调油和一些纯糖类的食物的提供,这部分所占膳食重量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烹调油方面建议用植物油来烹调,不要用动物油来烹调。第三大类食物,肉蛋奶已经给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动物脂肪,但是就从科学脂肪的比例来看,动物油和植物油最好是1比2的比例,烹调油最好是用植物油,不要用猪油、牛油、羊油。
一日三餐巧安排
两头见不着太阳的高三生活,午餐成了关系学生整天身心健康状况的关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学生营养室主任马冠生研究员说:午餐是学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孩子一上午的紧张学习能不能得到营养补充,孩子下午的刻苦努力能不能得到营养上的准备,就看午饭了。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精心准备午饭,在保证合孩子口味的基础上,午饭要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要多吃点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
早餐一定要吃好,稀饭、炒面、甜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中糖和淀粉含量高,可使脑中的血清素增加,血清素有镇静作用,故可使人的智力在上午达到最高峰。而熏肉、蛋和油条含有大量脂肪和胆固醇,不容易消化,使流往脑部的血液减少,降低了脑的灵敏度。因此,早餐应该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瘦火腿、鲜果或果汁,并喝一两杯咖啡或牛奶,可使人头脑更灵活,反应更敏捷。
马冠生研究员说,家长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增加营养时,要本着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高糖是因为孩子紧张学习时,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夏季过多吃油腻食物,易伤脾胃,所以要低脂。
共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