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网上办公 维权热线 九大职能部门动态
资讯中心  食品标准与认证 焦点图片 天下食事 饮食安全 饮食保健
商务中心  食品备案 企业动态 食品检测 活动展示 市场分析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精彩回放  
秋季谨防食物中毒
【更新时间】2006-9-5 9:43:35 【新闻来源】 广州食品安全网 【字体大小】

  时至秋令,金风送爽,万物成熟,丰收在即,食物中毒不能不防,秋季常见的食物中毒有:

  1.菜豆角中毒菜豆角又称梅豆角、四季豆、芸扁豆等,为普遍食用、味美可口的蔬菜,但烹调不当,常引起中毒,多发生在秋季。菜豆常含有豆素和皂素两种毒素:豆素为一种毒蛋白,具有凝血作用;皂素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放置过久或霉烂的菜豆角含亚硝酸盐会大量增加。因此,若食用未彻底煮熟或霉烂的豆角会引起中毒,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发热等。加工菜豆角要彻底煮熟,勿吃贮存过久、霉烂的菜豆角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2.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大大增加。而高铁血红蛋白不但没有携氧功能,且能阻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的功能,因而出现组织缺氧,而引起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昏迷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秋季引起这一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摄入腐烂的蔬菜,新腌制的咸菜,或变质的残剩菜等,因其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因此,预防亚硝酸盐中毒,不要吃腐烂的蔬菜、剩菜,腌制的“白菜”、“雪里红”最好在腌后半个月至3个月内食用。不法商人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变质羊肉、猪肉、狗肉等,绝不要食用,以免引起中毒。

  3.嗜盐菌感染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在含食盐浓度3%~3.5%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故又称致病性嗜盐菌。可致本菌食物中毒的传染媒介主要为海蜇、黄鱼、带鱼等海产品,以及鲫鱼、鲤鱼等淡水鱼;其次是肉、咸蛋类等。一般在进食带有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后,急起腹痛、腹泻、头痛、发热,重者常有脱水,全身痉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而危及生命。预防的主要措施是:不生食海鲜,不在海滩或农贸集市上购买烧烤海产品;注意海鲜是否干净、新鲜,是否彻底加热,蒸熟煮透。如有异味或发现半生不熟,切忌食用;吃海鲜时要佐以食醋、姜末和生蒜。剩菜、剩饭食前必经充分加热。

  4.食鱼胆中毒秋季正是淡水鱼丰收的季节,民间常有吃鱼胆治眼疾的习惯。但大量事实证明,食鱼胆可引起恶心、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而致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导致鱼胆中毒的鱼类大多是淡水养殖的鲤科鱼类,如青鱼、草鱼、鲤鱼等。不管熟食、生食或鱼胆汁冲酒服用均可中毒。中毒严重程度与食胆汁的量有关系,其预后与抢救的迟早有关,若处理不及时,常因急性肾、肝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珍惜生命,远离鱼胆是杜绝鱼胆中毒的根本措施。

  5.吃蟹中毒吃蟹,素有“九月团脐十月尖”之说。九月雌蟹的蟹黄(卵巢)已长得很丰满,风味鲜美,其营养价值接近于蛋黄。十月,雄蟹的蟹油或蟹膏(精囊)成熟,富于蛋白质,味不亚于蟹黄。秋食河蟹正当时。

  蟹虽具有蛋、肉、鱼等数鲜之美,营养丰富,人人爱吃,但食之不当,常引起上吐下泻等中毒症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吃死蟹,未洗净或煮透的蟹及蟹的胃、肠、锶和心脏等。蟹死之后,蟹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迅速繁殖,引起蟹体腐败或因蟹体内的蛋白质自溶,引起蛋白质中多种氨基酸的分解而产生毒素;蟹体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及多种细菌寄生场所,尤其是蟹的胃、肠、腮、心脏易被污物和成为寄生虫生长和细菌繁殖的载体。因此,要防止蟹中毒,必须做到“死蟹;生蟹;未洗净、煮透的蟹;蟹的胃、肠、腮、心脏等”四不吃。


共1页 第1页

【将此网页Email给朋友分享吧!】
·乐百氏今夏将主推“脉动”新品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都将推出健康饮料
·三鹿最快明年下半年在上海或香港上市
·肯德基被查出违规添加“滤油粉” 煎炸油…
·三鹿谋划上市 有望冲击外资奶粉巨头
·中粮控股8.61亿股今起全球发售
·雀巢冰淇淋欲进医疗配餐领域
·女人十大排毒养颜食品
·专家告诫:长期饮食过咸可致肾脏病
·番茄芥兰共食 可抗前列腺癌
·补充维生素C、D可抗低温
·水果与海鲜同食易引发腹痛腹泻
·可口可乐前行销主管辞职将损失890万
·饮料龙头娃哈哈“直面”社会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焦点图片
 热点推荐

·长期服止痛药可引起肾病 专家建议患者定期尿检
·配送距离长连年亏 味全食品撤出京穗市场
·提醒:春季慎食野生蘑菇 吃蘑菇时别喝酒
·肯德基称添加“滤油粉”符合标准 将起诉相关媒体
·上海市食药局发布消费提示:买人参莫贪图便宜
·研究显示:维生素B2关系中老年妇女的性和谐
·热点评论:禁烟影响社会稳定是最离谱的遐想?
·英研究发现孕妇晒太阳可降低孩子糖尿病风险
·英国研究称:垃圾食品易令青少年产生抑郁情绪
·如何选购婴儿奶粉
·两会观察:关于“中医、中药”,中国不会放弃
·美计划以新包装吸引购买应对全球葡萄酒供应过剩
·中日互指食品不卫生 日本食品质量很差
·韩国汉阳大学研究人员:吃黑豆抗肥胖
·自制刺身“刺”倒壮小伙 盲目食用有风险
·曝光:脑白金之真实内幕!
·洋货品质好?上海千批进口化妆品就有9批出问题
·药监局长:药品审批确保透明 药管新规或10日公示
·烟草专卖局副局长:禁烟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
·深圳消费者状告长城干红 质疑葡萄酒年份“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