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中心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饮食与安全  
一成半药品不良反应来自中药
【更新时间】2004-11-26 15:11:51 【新闻来源】 海虹医药商务网 【字体大小】

 

  中药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中,中药的不良反应比例占到了12%-15%。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曹立亚昨天在上海参加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时,称中药的注射剂是中药中有不良反应的“主凶”。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将对5类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进行安全评价,并启动耗资100万元的课题研究,以建立中药质量的控制体系。

  据上海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289份,其中中药和民族药类的不良反应报告达到135份。有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了皮疹,有的呕吐、发热,有的甚至产生了过敏性休克等反应。该中心副主任杜文民指出,很多人以为中药很安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常把握不准中药剂量,甚至以为多吃中药病好得快。其实,中药作用较缓慢、温和,服药时间相对较长,服药过程中如身体发生细微变化,患者起初往往难以察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准备逐步对含有毒成分的中药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研究,大黄类、马兜铃类、小柴胡类等5类中药被列为首批评价对象。国家还正在进行一个斥资100万元的课题研究,其内容将包括中药安全性评价、建立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和筹建中药毒性交互检索的数据库等。在检索数据库中,将区分中药不良反应的源头是中药材、用药剂量还是药味的搭配方式。

  监管中药是一个难题,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误解在增加。“这种误解是两方面的,‘无视中药毒性’和‘夸大中药毒性’的想法同样有害,却同时普遍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苏钢强说,药典中,72种中药含有毒性成分,但因某一成分有毒性就武断地认为这个中药有毒也不对,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药味的搭配或炮制增效减毒。

  专家提醒患者,不要随意使用中药,更不要随意加大剂量。使用中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务必及时向中医医生报告。海虹医药商务网


共1页 第1页

【将此网页Email给朋友分享吧!】
·“弃子”欧洲饮料业洲际在中国孤注一掷
·投毒敲诈“娃哈哈”两罪大胆贼获刑九年
·潘刚带领伊利集团加速领跑中国乳品行业
·麦当劳开源节流 尽快脱手Chipotle连锁餐…
·双汇被高盛20亿拿下解释性文件即将出台
·外资“操盘”下的中国啤酒业内战
·燕京啤酒集团跻身世界啤酒业十强
·感冒忌掉这些食物好的快!
·宝宝饮食中的12个隐患
·饮食“好色”更利保健
·从嘴里发现性病的痕迹
·哪些疾病“夫妻共患”
·哪种性格对性生活不利
·电脑辐射可致19种疾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本网专稿”、“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请注明来源“广州市食品安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食品安全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焦点图片
 热点推荐

·阳江发生猪脚汤中毒事件 大茶根煲猪脚汤毒倒10村…
·广东进一步强化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
·记者暗访广州不良店家惊爆恶心废肉制武大郎烧饼(…
·保健品行业上演造假“盛宴”
·多次受罚仍违规 四维制药再遭查处
·清华“金思力”吹牛被查
·湖南辣椒占领全国半壁江山 品牌逾1000种年产值超…
·俄禁进博尔若米牌矿泉水 格方强烈抗议这一政治动…
·国家质检总局:韩国进口饮料苯含量未超标
·福建省农村食品安全正式出炉 大宗敏感食品要日常…
·疫情有蔓延趋势 越南36个省、市发生严重家畜口蹄…
·大型超市购买的曲奇饼干暗藏螺钉 消费者咬缺一颗…
·亚洲开发银行警告禽流感病毒一旦变异将使亚洲损失…
·诱人果冻里竟“躺”着只虫子
·“菌龙”等罐头商标被盗用?
·6种不合格葡萄酒被封存
·“菊花”牌味精被仿冒
·旧瓶装“新醋”过期照样卖
·福州无QS标志肉松被查
·重庆:知名超市销售假冒无公害果蔬